English

中国地方教育史的开创之作

1999-06-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戚丽华 尹岩 我有话说

李喜平主编的《辽宁教育史》是中华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大课题。该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辽宁教育放在全国教育的背景下,以史实为依据,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辽宁自商周时期起至新中国成立止五千年间教育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并且注意教育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与影响,做到教育制度、教育事业、教育思想、教育行政、教育内容、教育人物兼顾,史料翔实,观点正确,论述深刻,全面、准确地概括了辽宁教育历史的发展状况,揭示了辽宁地方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突出了辽宁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具有宝贵的“资政、教化、存史”作用。本书是全国第一部以省级行政区划为范围的地方教育史,开创了地方教育史研究的先河,为全国开展地方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值得参考借鉴的经验。本书具有开创性的突出特点是:

一、打破了中国教育史的传统框架体系,丰富了中国教育史的内容,填补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空白。

已经出版的各种中国教育史著作都是以中央政权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为主线,以中原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为中心进行论述。而我国作为一个疆域广阔、民族众多的统一的大国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国古代史上,地处边境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下的教育,无疑是中国教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不仅吸收了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原文化,而且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对中华教育文化传统的继承、嬗变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忽视对边疆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历史的记述,对于巩固祖国统一、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显然是不利的。在中国古代,辽宁作为关外的一个边境省份,与中原有着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关系,同时在好几个朝代,又不受中原政权所统辖,是在东北少数民族政治的统治之下。这种特殊的历史地理位置,使辽宁的教育不仅具有全国教育的共性,而且具有自身的特质。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在统治东北时期,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著书立说,散布“东北文化自成一体,汉族文化自明代大举入侵东北”的谬论,为把东北从中国版图上永久分裂出去制造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辽宁教育史》的出版不仅对中国教育史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对增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二、选取教育文化学这个新的视角,准确地把握了在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碰撞交融中所形成的辽宁古代教育的特色,准确地把握了在中西文化碰撞斗争中所形成的辽宁近代教育的特色。

辽宁自古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区。早在商周时期,中原文化就与辽宁原住民族原始文化进行了频繁交流。魏晋至隋唐时期,在辽宁建立民族地方政权的鲜卑族、高句丽族就全面接受中原文化,模仿中原王朝的教育制度、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辽金元时期,先后统治辽宁地区的契丹、女真、蒙古既坚持本民族特色又认真吸取先进的汉文化,发展地方教育事业。汉、隋、唐和明代的中原王朝,在武力治边、扩展巩固疆土的同时,积极向辽宁地区推广中原文化教育制度,从中原派来的许多官吏或避居辽宁的学者都是以儒学为主体的汉文化的积极传播者。辽宁是建立后金、清朝的满族的发祥地。为了占领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满族统治者学习并继承辽、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教育文化政策,一方面“固守本习”,对本民族实行“国语骑射”的教育政策,一方面效仿明代尊崇理学,大力学习吸收汉文化。所以,在鸦片战争之前,今辽宁地区教育的发展、变革都是在中原文化和辽宁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主线下进行的。中华文化在辽宁的形成、推广、发展、更新是总趋势和大潮流。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中华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的关系,是辽宁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民族工业在辽宁的兴起和发展,与资本主义发展相应的新文化和以兴办学堂、传播实用科学技术为特征的新教育和以儒学、书院为代表的封建传统教育文化的斗争开始突出出来。特别是日本和欧美帝国主义逐步侵入辽宁地区,以殖民主义为特征的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激烈冲突成为辽宁教育文化的主要矛盾。在这个时期,以儒学为核心的旧教育对新式学堂来说是落后的,但在对抗殖民主义教育文化的斗争中,仍起到传播中华文化,维系祖国统一的进步历史作用。这和全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从1905年起,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旅大(今大连)地区达40年之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侵略者占领辽宁全境14年之久。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辽宁时期,极力推行妄图灭我种族、灭我文化的殖民地奴化教育。东北三年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党专制的封建主义文化的斗争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也是激烈而突出的。以上这些,在中原农耕经济文化与少数民族牧猎经济文化的碰撞下,在资本主义工业文化与封建农耕经济文化的冲突下,在帝国主义殖民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斗争中,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与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文化的斗争中,教育不仅发挥了传承固有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功能,也构成了辽宁教育在每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方面面。本书从教育文化学的视角上,研究、观察辽宁教育的历史过程,不仅恰当地描述了辽宁教育与全国教育的联系和区别,突出了辽宁教育在各个历史条件下的地方特点,还深刻地揭示了辽宁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也是这部《辽宁教育史》与以前出版的教育史著作相比所具有的一个突出特点。

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原则,深入开掘历史资料,勇于干预现实,做到研究教育历史为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服务。

《辽宁教育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在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通观全书,有许多世人所不知、史书所阙失的宝贵历史资料。比如,东汉时期,中原战乱,而以辽阳为中心的公孙政权却有50年的相对稳定和太平盛世,管宁、王烈、邴原等一批中原名士越海来居,讲学而避难,传播儒家学说和先进的农桑技术,促进了辽宁农耕经济和封建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辽金时期,耶律倍等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学者或聚居医巫闾山刻苦自学,或以家学、私学传授中华儒家文化,培养与造就了大批兼通汉文化与契丹、女真文化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三次亲命辽东兴学,创建了辽阳都司学和一批卫学、社学,促进了中原文化在辽宁的传播。辽阳武书院系迄今为止发现的全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所武书院,表现出辽宁古代教育中所独具的文武兼习的特色。而明代理学大师贺钦弃官归家,在凌水河畔、闾山脚下讲学达40年之久,他的学生不仅有青年,而且有粗识文字的中老年人,他反对科举,主张学为己用,修身正己,并且力倡农桑,发展农耕经济。这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本书还注意记述各个历史时期汉族和鲜卑、契丹、女真、满族等各民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业绩。清末至民国期间推进辽宁教育近代化进程的盛京将军赵尔巽、献身教育的首任奉天提学使张鹤龄、奉天教育厅首任厅长谢荫昌、揭露日本殖民奴化教育的邵俊文、在旅大租界地坚持传播中华文化的傅立鱼等一批为辽宁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教育人物,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或有某些不足,但本书都用唯物主义的立场、观念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活动,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不仅使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对广大读者会有一定的教育启示作用。

本书在研究和记述历史时,注意关顾现实,努力做到“经世致用”,为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提供历史借鉴。辽宁教育在历史上几次重大改革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近代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背景下所进行的奉天学制改革,对于我们理解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关系和教育改革对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与影响,对于我们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如何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除了一般的学习历史,还应当学习教育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教育规律,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取营养,提高决策水平,做好教育工作,搞好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辽宁教育史》的编写,目的和意义正在于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